农业信息

向上的力量的理解(来自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又到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既然是一名从教12年的教育工作者,那么我今天就来说说我国教育的问题

最近,华为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一篇题为《如果有人拧熄了灯塔,我们怎么航行?》的文章被各大媒体平台推送和转发。任正非这篇演讲发生的背景大部分人应该都有所了解,这里也不过多赘述。且不论这篇文章里透露出的一个中国企业对于求生的思考,其对于点燃未来灯塔的责任主体——中国教育的反思,着实值得我们在这个全新的历史环境中重新思考。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日渐衰落,但是魏王见赵国式微,仍想趁机出兵攻伐赵国。魏国谋臣季梁本在奉命出使邻邦的路上,一听到魏王要打赵国的消息,立刻折返求见魏王。为了劝阻伐赵,他给魏王讲了个故事。

季梁说,大王啊,我出使赵国路上就看见个傻子,您看看他是不是真傻?他从太行山驾着车往北走。我问他去哪儿,他说去楚国。我说楚国在南边,你干嘛往北走?他说,it’s ok,我马好。我说,方向都错了马好管个锤子用。他说没事儿我盘缠多。我最后一遍提醒他楚国在南边,他说车夫赶车本领杠杠的……大王,您说他是不是没救了?!

魏王哈哈大笑,明白了季梁话里有话,自己就是那个“傻子”——本意要建立霸业、统领诸侯,却为了一时贪念,动了趁火打劫弱国的勾当。最终,魏王放弃了攻打赵国的计划,也因此延长了近四十年的国运。

故事说到这里,大家都能听出来,这就是出自《战国策》里的成语——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当今我国教育现状的客观描述。

简单来说,跑反了。

教育所传授的,不仅是“有用“的知识,更是几千年文明的传承。然而,当大人们用自以为“好”的方式,让孩子们朝着所谓“对”的目标,以说教代替了思辨、以灌输覆盖了思考,人的个性就会被扼杀于无形,我们在教育初心的反方向道路上,渐行渐远。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千年以来,中国树立了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教育传统。虽然“德育优先、育人为本”在当前各种方针政策中出现得频率极高,但实际上不可否认的是,考什么分数、升什么学校,才是当前教育的指挥棒和控制阀。

教育舍弃了“人”这个根本,受教育者丢失了自我。望子成龙、望子成材、望子成器的背后,人也就沦为了工业化的标准产品。

  • 可笑又可悲的“标准答案”

几千年来,作为教育最基本形态的学校,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几经演化:从最初西周时专为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设立的“辟雍”,到后期为选拔人才设立的“太学”,再到清末推行的新式“学堂”以及辛亥革命后改称的“学校”,虽然教育的形式和教授的内容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教学的形式却始终没有脱离 “老师教,学生学”这样的传统方式。学生习惯记、背“标准答案”或者(说得更好听一点的)“参考答案”,跳过了自己学习、探索获得结论的阶段,直接背答案是对创造力的抑制和扼杀,是我们人才培养的重大缺陷。

反思教育,必须内外兼修,不能忽视受教育者内生因素的培养。就像我去年在一篇文章里所说的,教育要“普惠”,更要“普慧”。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这一代人几乎没接触过所谓的素质教育,从小到大,一路在应试教育的千军万马里闯独木桥。到了一定年龄阶段,被粗糙的进行了文理分科;上了大学之后,学科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小时候,物质的相对匮乏让大多数人与人文、哲科、艺术无缘。如果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能大多数人到现在依然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

2001年,本着“去看看更大世界”的单纯想法,我到美国求学,直到2014年回国任教。在美国攻读博士及之后任教的13年时间里,经历的“炼狱”一般的认知蜕变,让我切实感受到中美教育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出国之前,我以为读博士就是读更难的书、做更难的题、考更难的试。但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我很快就发现自己对博士的理解是错误的。印象很深的是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第一次上讨论课。课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摞论文,下次上课时每个人都要分析这些论文讲了什么、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当时,在国内已经习惯了单向灌输式教育的我懵了——把这篇论文吃透,这完全没问题,但要让我说这篇论文还有啥能改进的地方,还有什么地方有缺陷?我觉得都已经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的文章了,那肯定是非常好了,没什么能改的了!现在想起来,虽然我也是在号称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高等学府拿到了本科学位,但那时候我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几乎是零。这就是中美教育很重要的区别。

中国的教育是为了弥补不足,而美国的教育是为了延伸未知。

举个左撇子的例子吧。中国的左撇子很少,但是在美国却很常见。从概率分布角度讲,人群中左撇子的分布应该是一样的,不应该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异。那为什么中国左撇子这么少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中国左撇子小孩在上学阶段就被老师、父母认为是异类给生生扳过来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模式化、一刀切教育的例子。

我们所熟知的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病,大多是在追求教育普及的速度,和培养出大量理工科学生以支持工业化所做出的妥协。

没错,我们就是在批量生产。一块模子量小大,一个标准走天下。程度不重要,反正衡量标准都在一条线上。

向上的力量:来自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图片来源:丰子恺漫画

我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要把我们的国家真正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光靠在街上挂很多横幅、标语,是不可能完成的。我认为,这里面最核心的一点,是要在教育中培养人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

  • 不容回避的基础教育问题

毛主席曾经在庐山上讲过三句话: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

用这句话来概括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精辟。

诸多成绩就不一一列举了。最突出的一点,相比于欧美国家,我们的基础教育的底线设定的高度还是值得肯定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自打我小时候,就是一句流行的口号。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保证了劳动者具有最基本的素质,不论个人天资、家庭环境、成长条件如何,只要受过基础教育,都能对社会进行基本性的价值创造。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以如此巨大的体量和如此快速的速度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果没有强大的基础教育作为支撑,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看来,中国教育完成了它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

然而,我们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回避:

首先是非黑即白的文科思维培养。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开始得学会阅读的套路,搞懂“这段文字的段落大意是什么,中心思想为如何?”(而且还是有标准答案的!)到了初中,历史、政治等学科更是被“脸谱化”地进行解读,测试中的论述题居然存在1、2、3条话语权威指挥棒下的得分点。老师们更多传授的是答题如何尽可能多的答到“踩分点”上以获得更好看的分数,使得无比有趣的文学、哲学与历史支离破碎成一个又一个枯燥的知识点。

向上的力量:来自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在谋求改变的路上走了太久,甚至都忘了回头看看曾经走过的正确道路。中国历史上学术思想最繁荣的时代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期。春秋战国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很简单,因为宽松的空间、宽容的精神和真诚的求知渴望。这也是当前我们非常缺乏的。

其次是光怪陆离、奇淫巧技的各种各样的科学素质训练。数理化各科目中所谓的奥赛破题术,不过是各种扫雷套路的轮番上演以及各种冷僻邪门的技巧的反复排列组合。科学教育变成了打造解题工匠的工厂,十分荒诞。

社会上各大教育机构也纷纷使出十八般法术,各种奇门遁甲的提分仙法满天飞——

单词不用背,一周搞定一万五;

背点口诀,高考数学120、物理115;

开头照搬、结尾套路,作文如同探囊取物;

班级保三争一,年级保十争五;

九大名高、清北复交、随手拈来211、985

......

更可怕的是,当素质教育沦为口号,基础教育便成为对孩子自由成长空间更为粗暴的侵犯。在高强度的学校及辅导班日程下,孩子们少有时间去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缺乏试错空间的评价体系,又彻底磨灭了大多数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乐趣,一旦离开校园,就彻底丧失了奋斗目标、学习动力……

向上的力量:来自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图片来源:网络

以上这些“问题”,导致的终极后果也是我们的教育当前所面临的最大危机——教育的质量支撑不了中国对于创造和创新的迫切需求。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美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了。中美竞争的胜负以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最终是由什么决定的?我认为是教育!国人的精神面貌最终也是由教育决定的。创新性人才的教育需要真正从人的角度出发,鼓励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需要鼓励试错和容忍失败。这是当前我们的教育的存在的短板和缺失。

积淀千年的中国文化,其实不缺乏对失败容忍和包容的精神:“胜败兵家事不期”“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善败者不亡”……但是,我们的经济只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快速起步,整个社会呈现出对竞争和未来的焦虑,我们需要外部的社会认同来实现自我认同,因此更渴望快速成功。成王败寇,我们对成功者顶礼膜拜、对失败者苛责有加,甚至根本无暇关注失败者或去思考失败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殊不知,众多石破天惊的成功正是从一败涂地的失败中孕育出来的。

以上的内容,看起来似乎都是常识,但在教育问题上,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恰恰是这些我们自以为深谙的常识。

  • 破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美大国关系,我们要“坚定地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那么,如何才能办好?实践证明,离开“教育、科技”这个核心,就不可能真正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离开创新这个战略,发展注定不可持续,更不可能与百年变局相匹配。

我们现在给予学生的,或者说整个社会所拥有的教育思维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残缺的。这一问题在今年疫情发生以后,就变得更加明显和紧迫。教育,需要肩负起面向未来的、更为重大的文明使命。

当下中国教育的问题,是教育界、家庭、社会共同影响的结果,需要整个社会来共同破解。

蔡元培先生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用大白话说就是,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或者说,都有能用得着的地方。

那么,映射到教育的问题上,对于教育者而言,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上天赋予他(她)的独特闪光点,而作为教者的我们(父母、教师和社会)所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她)们在一个自由的场景中探知,尽最大的努力唤醒这些尚在沉睡之中的闪光点,让孩子们最终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礼物”,并将其发扬光大,升华为共同的文化、内在的信仰,最后反哺社会的发展。

教育不应当是控制,而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期许、呵护和栽培,是对人的尊重。

我们需要放松教育监管,允许高校和中小学校设定多元化培养目标,鼓励多元化培养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的发扬和创新,最大程度地容忍成长过程中的试错和失败,这与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完全不矛盾,其实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 尾声

以上是作为教者的我,对于当前中国教育问题的一些个人零散的思考。

如今,中国向创新型社会转型,教育转型必须先行。

教育转型之道,最重要的是回到根本,回到“人之所以为人”这个最古老的哲学问题上。

如果有人拧熄了灯塔,那就让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们重新点亮灯塔,继续破浪前行。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