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狗的养殖技术,养殖肉狗,选择体型大、生长快、产肉多的优良品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从外场引种时,要搞清楚所引狗所在种群以往的健康情况。关于肉狗的养殖技术的问题,达达搜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农业知识:
肉狗养多久可以出栏
肉狗生长周期约为160-180天,约六个月出栏。在养殖肉狗时,要注意饲料的配比,需要做到营养均衡,还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防止厌食。
如果是通过饲料喂养的肉狗,生长周期大约为 160- 180 天,也就是6个月左右,或者在7个月的前后出栏最佳。从体重标准来看,公犬体重大约可以达到100斤,母犬体重大约可以达到80斤,甚至更重。肉狗成年后体重如果达标,且不再增重时可以出栏。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从时间和体重的双重标准来判断售卖时间比较合理。切记不可为了加快养殖场的收益,或者只是贪图早点回本而提早售卖。在售卖前,尤其是对于4个月前的幼犬,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包括必要的定期驱虫,保证肉狗良好的身体素质。此外为了增强肉狗的体质及本身的肉质,所以每天的运动量也要得到很好地保证。在良好的饲养技术下,定期考察肉狗的体重,直至体重达标再考虑售卖事宜。
肉狗的养殖技术
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处处能看到狗,许多人喜欢养狗,甚至还有些特意养狗来赚钱的人,那么今天的话,小编就给大家来介绍下肉狗的养殖技术,还有养肉狗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肉狗的养殖技术
1、养殖肉狗,选择体型大、生长快、产肉多的优良品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圣伯纳犬,原产瑞士,是世界超大型犬种之一,成年公犬体重75—100千克,母犬体重55—85千克;杜宾犬,从德国引进,体重60—75千克,重可达95千克;藏獒肉狗是我国稀有珍贵品种。
实践证明,用上述某一品种作父本,当地犬为母本,进行杂交繁殖的新品种,抗病力强,生长快,产肉多,耐粗饲,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与本地品种相比,体重增加25%,节省饲料15%,产仔率提高20%。
断奶后育肥4个月体重可达30到35千克,出栏快,每条狗可增收100到150元。
我国新培育的长林肉狗,饲养3个月出栏体重25千克,高达到40千克,耗用饲料只需25千克,是比较理想的高产优良肉狗品种。
国内地方品种较为优良的主要有太行犬、松狮犬、鞑子犬、沛县肉狗等,一般体重25—35千克。
2、一般采用高效圈养法,每条狗占地1平方米多,公母分栏饲养。
圈养与散养相比,可减少运动和能量消耗,每条狗每天节约饲料200克,日增重提高20%—30%。
养殖场地应避开人员密集居住区,要求干燥卫生,通风向阳,空气新鲜,冬暖夏凉,为肉狗快速生长创造一个相应的良好环境。
养殖肉狗多在6个月龄之前出栏,狗的性成熟期都在6个月龄之后,所以没有必要去势,避免造成食欲减退,影响生长速度,降低报酬率。
3、根据狗的营养需要和生长情况,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是取得养殖效益的关键。
要尽量选用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的优质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养效果。
要求新鲜优质,清洁卫生,适口性好,易于消化。
不喂变质发霉饲料,现配、现做、现喂,经过蒸煮加工成块状饲喂,有利于充分消化吸收,加快生长,忌生喂。
日料量以体重的2.5%
4、要搞好饲养场地的环境卫生,每天清除粪便,圈舍和食具每周用10%—20%漂白粉溶液,或0.3%—0.5%过氧乙酸溶液消毒1次,杜绝疾病发生。
狗的体内寄生虫较多,在20—25日龄和40—45日龄各体内驱虫1次,使用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口服10毫克用量,外用速灭虫净。
二、养殖肉狗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从外场引种时,要搞清楚所引狗所在种群以往的健康情况。
2、加强检疫工作。
新引入的狗在到达目地后进行隔离观察。
3、搞好日常的健康检查,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4、做好疫苗接种。
肉狗需要使用疫苗控制的疾病有: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脑炎等。
5、寄生虫的预防控制应在新的肉狗引入之前开始;同时预防非传染性疾病;圈舍和笼舍的设计和建造要尽可能满足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需要。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农业种植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