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

日本投降是1945年的几月几号(日本向中国正式投降时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7月26日,中、美、英《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28日,日首相铃木表示对公告不予理会,期望通过苏联的斡旋,谋求在对日本有利的条件下结束战争。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洽降。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的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依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1颗原子弹,引起日本国内巨大恐慌。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在《波茨坦公告》上签字。苏百万大军迅速攻入中国东北。中国军队亦向日军发起全面反攻。

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日本皇宫防空室举行御前会议,讨论无条件投降的诏书问题。日本天皇裕仁考虑国内外形势和“彼我双方的国力战力”,表示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决定发出停战诏书。同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由国务大臣副署的《停战诏书》。

15日晨7时,中、苏、美、英4国在各首都同时宣布日本投降。蒋介石并为此发表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指出“正义必然战胜强权”的真理又一次得到证明;并主张人民“不念旧恶”,不要对日本人民进行报复。

中国抗战8年,军队、平民伤亡2100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亿美元。

1945年9月2日是日本法西斯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日子,当初的德意日“三国轴心” ,日本不是国力最强的,但却撑得最久,不得不让人深思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日本人负隅顽抗?

8月15日的天皇诏书名为《终战诏书》,全文不见“投降”二字,有的只是为侵略辩护,为日本军民的牺牲痛惜,甚至依然称中国为“支那”!

其后在对中国的正式投降书中才以政府的名义用了投降二字,规避了天皇的责任,而天皇制度恰是军国主义的象征和精神堡垒。所以到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仍然蠢蠢欲动,其国家领导人也热衷于逛靖国神社。

战争的实际操纵者

战争的进程看似操纵在政治家、军事家手里,其实真正的操纵者是其思想文化。大和文化浸入了每个日本人的灵魂,左右着他们的行为。 我们提及那场战争,深感恐惧、痛苦、愤恨……

但日本人似乎并不这么看。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在遵从天皇号召在为国尽忠尽力,这是本分,并不存在什么正义与成败的问题。天皇号召为国拼命继续战斗,他们就走上战场,不论战场有多残酷;天皇号召停战,他们就放下武器,不问为什么,不认同者以自杀酬国,一切如此自然,如同一架按规运转的机器。

(1945年9月2日上午,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一直以来,我们总自负地认为在近代以前,中国是日本的师父,中国文化在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例如参照唐制的大化改新、佛教东传等,但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日本一直有其独立的文化体系和精神系统。

日本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学习的对象和内容广泛,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强国还是弱国,只要他们有可以借鉴的东西,就会很认真地区学习。

因此,日本学习中国文化不过是恰巧里面有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且最重要的是借鉴而不照搬,内核永远是自己的,如我们能从日本找到许多唐文化的影子,但你绝不能说那和中国一样。又如近代的明治维新,以“和魂洋才”为宗旨,“才”来自世界,但“魂”始终是自己的。那么日本的“魂”包含了哪些内容呢?

近乎苛刻的自我节制

在日本人眼中,什么样的东西最美?那必须是符合既定规范的。

日本皇室定的国花是菊花,不是我们印象中迎着秋风恣意傲放的那种,而是培养在花罐里、精细修剪和定型至每一个叶片乃至每一片花瓣、符合专门的审美要求的菊花!再比如日本人觉得绝美的艺妓,必经严格训练多年,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遵循精确的尺度。

作为普通人,从小孩时期就被要求过审慎和克制的生活,并由此逐步养成终身习惯。倘若一个人不懂得按规则生活,就是“不自重”,就会遭到排斥与嘲笑,这又是日本人最不能容忍的。野原驹吉曾说:“刮去日本人表面的漆,你会看到一个海盗。”在日本,漆是一种真实的、值钱的产品,此话是要求人们珍惜和时刻维护这张皮。

极端的自尊与自信

日本人极端自信。

首先是对本国制度的自信,具体表现为对天皇的绝对崇拜。在日本人心中,天皇就是神圣、正确的代名词。天皇本来也不管具体事务,主要发布道德、精神方面的敕令,不做事当然不会错。所以中国古代王朝不断改名换姓,日本天皇却始终是那一家。那些厌倦战争的人也认为天皇是“爱好和平的陛下”,只不过是被东条他们骗了。

其次,日本认为自己的文化、社会规则是完美的,只有遵循这一切才会成为“自重”的人,受人尊敬的人。

最后,日本人对自己的终极未来充满自信,自我牺牲是精神的最高境界。哪怕是最低贱的人,死后也会成神成佛,而不是鬼,因此所以死并不可怕,反倒是涅槃与升华。二战中美军曾惊叹日本人好像不怕死,感觉他们拿根竹竿都会与敌人拼命到底。

绝对服从是“忠”的最佳阐释

日本借鉴了儒家文化,但主要拿去了“忠”并加以发扬。

在日本,忠是行为最高的规则,也是人之间的最高情义,任何情况、任何人都不得例外。如果农民不堪承受领主无端增加的重税,怎么办呢?绝不是发动一次起义或战争去推翻什么,而是选出代表向更高级的领主请愿,不论结果裁定农民的要求是否合理,请愿代表都将自杀谢罪,因为他违背了对自己主子的忠!

在忠字面前,生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战场上,日本兵战斗力令人惊诧,他们感恩天皇“恩赐”的一衣一饭,忠于天皇命令,拼尽最后一滴血,投降率极低且大多是“被动投降”伤员(如北缅战役中投降与阵亡的比例是1:120,最大国模的投降是霍兰迪亚战役1:5,二而西方国家军队的投降率与阵亡率大约是4:1)。且即便是“被动投降”,也是“丢脸”,在日本也再难抬起头来。

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自己的位置

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身份,遵循并维护社会规则,这也是人的最高情义和义务。

要真正地理解日本人的这种精神,应该细读日本的民族史诗故事《四十七士》。

四十七位武士为受辱的主人复仇,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名声、亲人、正义,对主子尽复仇义务是维护自己身份的必须要求;由于复仇过程中没有遵守公开复仇规则和冒犯了国法,完成任务后他们全都剖腹自尽,这也是对社会规则的遵循。

因此他们成为英雄,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并写入了小学课本。没有人去质疑规则本身是否合理,也没有人问自己值不值,只有义无反顾的遵循。当天皇的敕令、政府的命令颁下来时,日本民众也不会有丝毫怀疑,因为天皇永远正确,政府是天皇意识的执行者是亘古不变的规则,服从精神早已是深入他们的骨髓。

双重人格的矛盾与冲突

如此自制、自律、守规则的日本人,为什么到了中国的国土就变成了魔鬼呢?

日本有句话:“人在旅途无羞耻”。

一位男人,在家里是受人尊敬的父亲,代表着权威与正义,但在休闲场所却完全可能放浪形骸,做出令人讶异的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恰由于在家里与正式场合,精神处处受到压抑而无处释放,因此一旦来到新的环境,失去了监督与羁绊,更容易变得残暴甚至变态。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彬彬有礼的日本人和丧尽天良的日本兵原本是同一人。

法西斯火苗熄灭了吗?

任何外国势力,包括战后初期占领日本的美国,也不能用软或硬的方式让日本人接受某种生活方式或思想观念,因为每个国家的现状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日本将在世界上为自己寻求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2016年3月29日起开始实施的新安保法案使日本军队开赴境外作战有了法律依据,而对此法案提出“违宪”的抗议层出不穷。

日本有成为和平之国的内在可能性,也有重新炫耀他们的“巨大能量”的可能性。我们能做的,不是愤青式的揍扁日的简单鲁莽,因为如果你反对暴力,就不能仿效暴力的行事方式,正义并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不要去唤醒他们的好战热情,以基于人格尊重的国际法规则去制约、去浇灭战争的火苗。

最后,以伏契克的一句话送给世界:

“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