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谁的地位最高?
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那么几个殿堂级的歌手,他们是这个时代的音符,是这个时代的歌坛里的象征。
周杰伦迟早会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但是我觉得他现在还谈不上。
而周杰伦是原创歌手,百分百自己创作,这是质的区别,开创中国风新曲风,让rnb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贡献值绝对是他人无法相比的。
我认为,现在的乐坛能够被称为殿堂级歌手的,应该就是以下的这几位,这些人除了有非凡的实力之外,
他们在歌曲之外甚至影响了一代人,并且在国际上都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
,而他们的作品更是广为流传。
不得不提的就是邓丽君
。邓丽君将还不为人知的华语乐坛带上了世界,她为华语乐坛的启蒙,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她在亚洲地区和全球华人社会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作为一个中国歌手,她在日本歌坛创造的一系列瞩目的成就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达到那种高度。而且邓丽君不仅长相甜美,极具东方韵味,她的歌声就好像天籁一样,在全世界的华人心目中,她一直都是华语音乐的巅峰人物之一。
李宗盛作为华语乐坛教父级的人物,
他不仅为自己创造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他还为别人写过很多经典的歌词
。他的嗓音沧桑纯净,曾经有人评价李宗盛,说他是带着故事从远方走进心灵的人,要评选殿堂级的歌手,那一定不会缺少李宗盛。
黄家驹是一位把摇滚音乐和粤语歌曲发展到极致的歌手。正是因为他和他的beyond乐队,使得粤语歌曲在华语乐坛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他所留下的经典歌曲数不胜数,而他的摇滚呐喊是许多喜欢摇滚音乐的歌迷心目中不朽的圣经,说他是一个时代的信仰,其实一点都不过分。
华语流行乐坛历史地位前十名是谁
华语流行之父-黎锦晖,旧上海时代人物,1927年开创华语流行乐坛
华语经典之王-陈歌辛,旧上海时代人物,创作了300多首歌曲,可惜在57年被批斗饿死,创作了很多近百年流传的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被美国翻唱,高居美国音乐榜第3位,还有夜上海等歌曲流行至今
华语经典之王-顾嘉辉,香港乐坛人物,香港金针奖,创作歌曲2000多首,是影视创作家,在贴吧能找到有1200多首歌曲,其他的可能是配乐
泰迪罗宾,香港乐坛人物,60年代华语流行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这群大学生组建摇滚乐队,开启了学习世界潮流之路,华语乐坛开始在世界流行乐坛中奋进
许冠杰-香港乐坛人物,香港金针奖,参与60年代流行改革,但当时学习西方潮流还处于外语阶段,许冠杰和顾嘉辉等人将这个升级到华语上,香港是华语第一个走上面向世界潮流的流行乐坛
黎锦光-创作了近千首作品,早期华语的顶梁柱
陈蝶衣-旧上海香港时代人物,香港金针奖,早期经典歌曲很多都是他填词的,人称3000首,因为创作作品超过3000首,网上有人说他一生作品5000多首
姚敏-旧上海香港时代人物,创作作品1000多首,香港乐坛5060年代的两大顶梁柱之一
庄奴-台湾乐坛人物,填词歌曲3000多首,成就了早期很多台湾歌手,虽然翻唱了很多歌曲,但他为台湾从落后到崛起贡献很大
杨弦-台湾乐坛人物,台湾民歌运动,虽然当时已经是世界落后技术了(香港已经开始面向世界潮流了),但对于落后的台湾来说,是发展最重要运动之一,走出了很多音乐人
上海七大歌后: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白光、李香兰(山口淑子)和吴莺音
港台歌后:邓丽君(姚莉的粉丝)
香港歌坛教父:罗文
香港歌后:徐小凤
粤语鼻祖:许冠杰
歌神:张学友
(可能很多小年轻都是台湾歌手的粉丝,可能看到不舒服,但事实华语流行乐坛是旧上海开创的,30年代开始,由于战争因为,香港开始起步,到台湾起步都已经很晚了,根本没有历史地位可言了,先到先得,到罗大佑发行之乎者也嘲讽台湾乐坛不潮流时都82年了,89年台湾才开始现代化流行乐坛,香港是78年)
谢霆锋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如何?
年轻时候的谢霆锋,在整个华人地区拥有极强的号召力,他的音乐和知名度从16岁出道后以常人不能想象的速度开始窜红,成为近10年来亚洲最受全球关注的新进艺人,拥有一时无两的极劲风头,当时的1999—2002华语娱乐圈甚至被称为“谢霆锋时代”,而正是“谢霆锋时代”结束了垄断华语娱乐圈近十年的“四大天王”时代,同时也奠定了其亚洲天王巨星的地位。
贝多芬在乐坛上的地位如何?
??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初,这一时期是音乐史上所谓的“古典时期”,这时期的3位代表 人物就是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贝多芬总结了古典时期的精华,将音乐带入另一阶段的“浪漫时期”,他的音乐不像海顿或莫扎特大多是应贵族与宫廷的要求而作的,他摆脱了对贵族的依 赖,是第一位为自己、为情感创作音乐的作曲家,因此他的音乐不再只是音乐,我们可以听到更 多作曲者所要传达的情感、意念、景象和情绪。
罗大佑和许冠杰谭咏麟哪个在歌坛界地位更高?
歌坛罗大佑有地位?现实是他根本就混不下去,罗大佑等都是被当时台湾青少年否定的一派,但台湾当时确实是落后,走不上潮流乐坛,可以去看台湾乐坛发展史的,老一派喜欢看这个,到罗大佑老的时候开演唱会都是亏本的,就是因为这个,台湾乐坛发展跟不上台湾经济,歌坛许冠杰是粤语流行音乐鼻祖,红遍东南亚等地方,第一代歌神,谭咏麟当红几十年了,成就比他们高
创作方面,网上查到许冠杰创作了905首歌(数据有点假),罗大佑大概两百首,谭咏麟作曲70首,填词几十首,罗大佑创作230首,发行170首
改革方面;许冠杰是粤语流行乐坛鼻祖,地位很高,罗大佑的之乎者也在台湾改革也是非常有作用,但仅限于娱乐乐坛,罗大佑本来就是娱乐乐坛的人,不是传统歌坛的人,他们创作都是基于媒体,都是那时代主题来创作,谁能上媒体谁红,82-85年台湾娱乐乐坛罗大佑最红,创作都是那时代新闻作背景的歌曲,曝光率高,但卖不好,但是台湾并没有香港这样形成一个大主流,台湾都是创作人说话的,创作人学到的水平是什么就是什么,那都是谁创作力和质量强就是谁说话的,罗大佑的作用明显下降很多,台湾就是这样的环境,如果罗大佑的创作是顾嘉辉(创作超过2000首,他自己说的,网上有视频),不是开山鼻祖的罗大佑绝对和许冠杰的地位同等,谭咏麟在改革方面没有什么地位。
唱歌,谭咏麟地位最高;歌坛,许冠杰地位更高;娱乐乐坛,罗大佑的地位更高,综艺说罗大佑的绝对是华语最多的,没有之一,他的话题最多,适合娱乐节目,所以在不专业的人士里,问问哪个音乐人对你的影响比较大,很多人都会说罗大佑,音乐综艺上说他的是最多的,比如靠大麻创作的高晓松,他从校园歌曲开始就是模仿他,和谢贤说黄家驹在香港很红一样,都是有目的的(他儿子是黄家驹的歌迷),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在学好基础之后,基本都是向国外先进潮流学习了这个无法比较,首先说这三个人都不是一个年代的歌手,许冠杰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会的歌手,和他齐名的得是刘文正,罗大佑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和他齐名的应该是张国荣,而谭咏麟处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和他齐名的应该是陈百强,所以年代不一样是无法比较的!
再一个,许冠杰是纯唱粤语歌的,而罗大佑是唱国语歌的,只有《皇后大道东》是粤语歌,谭咏麟是国语粤语英语通吃,所以你要说谁地位高,这无法解释!
要说华语乐坛他们仨,一个是粤语歌曲鼻祖(许冠杰),一个是香港四大天皇之一(不是四大天王),一个是音乐教父(罗大佑),只能说实力都不可小视,都是大神级别的歌手,作词作曲编曲玩乐器演唱那都是小菜一碟,都是牛人中的牛人!所以都是厉害的王者!罗大佑是教父式人物,创作很多经典的歌曲。许冠杰被寓为歌仙,谭咏麟在80年代称霸整个香港歌坛。论地位三个都很高。谭会时不时提拔新人,所以个人比较欣赏谭校长。论地位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许冠杰,是他开创了粤语流行歌曲的时代,同时也是香港娱乐圈的开创者,谭咏麟是香港歌坛的神话,罗大佑是台湾歌坛教父级人物。三个地位都很高!!!许冠杰许冠杰对粤语歌坛犹如牛顿对力的贡献 ,记载音乐史上的人物
罗大佑崔健李宗盛刘欢,谁在华语乐坛上的地位最高
刘欢没什么大影响,创作也几乎没有,先淘汰掉。
李宗盛是罗大佑带起来的,可以淘汰掉。
然后就是崔健和罗大佑了。两个人都是非常有个性的音乐人,崔健是摇滚教父,罗大佑是台湾音乐教父,都是教父。如果比地位,无非就是看名气,创作影响力,对社会的影响,等等。
名气:崔健是为数不多的能火到台湾的大陆音乐人,王力宏,五月天等人也奉之为偶像,罗大佑作为台湾音乐人,也为全球华人熟知,名气,可以算平手。
创作:我不否认老崔自己写了很多好歌,但是不好意思,他好像没给别人写过什么东西,而且中国摇滚在他之后就是台湾扛旗了。罗大佑就不一样了,自己给很多人写过歌(就不一一列举了),还影响了很多人,李宗盛,周华健等人都是至今延续他的音乐风格。罗大佑胜出。
社会影响:这个和两岸政治环境有关。摇滚再叛逆,也只能歌颂新长征,罗大佑却可以为亚细亚的孤儿哭泣,为枯燥的童年自嘲,为暗流涌动的香港担忧,这都是崔健做不到的。罗大佑再胜。
综上,罗大佑地位最高。综合来看,应该是罗大佑。对于刘欢的评价,只能说您根本没有深入了解刘欢。
刘欢是我国大陆首屈一指的歌手,在奥运会上演唱主题曲,也是中国内地首位被中国邮政印上邮票,更是大陆官方发起的许多全明星合唱歌曲中不可缺席的一位,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刘欢的音乐专业更是罗李崔无法比的。从1987年开始,刘欢先后在国际关系学院和对外经贸大学任教,教授《西方音乐史》,2001年被学生以投票的方式评选为对外经贸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先后应邀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举行了音乐专题讲座,受到所在学校学生的热烈欢迎。
而刘欢创作几乎没有这是谬论,刘欢的作品如下:
*《阿尔卑斯山的小雨》(法文) (1985年)
*《离不开你》(作曲、演唱) 电视连续剧《雪城》片尾主题歌(1987年)
*《你是一面旗帜》(作曲、编曲、演唱) 时事政论片《世纪行》主题歌(1988年)
*《蒙古姑娘》(词曲、演唱) (1988年)
*《磨刀老头》(词曲、编曲、制作、演唱) (1988年)
*《丁香雨》(词曲、编曲、制作、演唱) (1988年)
*《共有的家园》(作曲、编曲、制作、参与演唱) 首都文艺界赈灾义演主题歌(1991年)*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原创音乐(作曲、编曲、制作、部分译词、演唱)(1993年)包括主题歌《千万次的问》(中英文两版)和《报应》插曲《相约如梦》(中英文两版)、《谎言》和《Someone》共七首歌曲
*《让我们同行》(作曲、编曲、制作、演唱)为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运会而作(1994年)
*电视连续剧《东边日出西边雨》原创音乐(词曲、编曲、制作、演唱) (1996年)主题歌《爱情》和《爱之无奈》插曲四首《爱的寓言》《一个人》《我好像不懂》
*电影《带轱辘的摇篮》原创音乐(作曲、编曲、制作) (1995年)
*《梦回的家乡》(词曲、编曲、制作、演唱)电视连续剧《上海人在东京》主题歌(1995年)
*电视连续剧《胡雪岩》原创音乐(词曲、编曲、制作、演唱) (1997年)主题歌《去者》《情怨》
*电视连续剧《第三军团》原创音乐(词曲、编曲、制作、演唱)主题歌《第三军团团歌》《我们、他们》(1997年)
*电影《青春旷野》原创音乐(作曲、编曲、制作) (1997年)
*《天地在我心》(词曲、演唱) 国产美术大片《宝莲灯》主题歌(1998年)
*《温情永远》(词曲、编曲、演唱) (2000年)
*《Far Away》(词曲、编曲、制作、演唱) 电视连续剧《偷渡客》主题歌(2000年)
*《璐璐》(词曲、演唱) (2004年)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词曲、与那英合作演唱) 北京奥运会口号主题歌(2005年)
*《家园》(作曲、演唱) 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主题歌(2007年)
*《大爱》(词曲、演唱) 为宝马西藏巅峰论坛而作(2010年)
*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原创音乐(作曲、制作人) (2010年、2011年)主题歌《菩萨蛮》(男版演唱)、《凤凰于飞》(含词、演唱)《采莲》《金缕衣》《惊鸿舞》三首插曲
刘欢的作品大都较为正统,相较于罗李崔时代,以情爱为描述对象的抒情歌为主流的音乐,刘欢似乎缺少了世俗,或者是没有太浓厚的生活的烟火气,所以知名度没有这三人高,或者说在大众对其在音乐界的威望认知不足,但这并不能说明刘欢逊色于他们三人。
另外,有一句话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宗盛的受欢迎度高于罗大佑,不能因所谓“带出来的就一定地位低”这种幼稚的观点做出评判。
另外,李宗盛是罗大佑带起来的?两人貌似只是成名有先后而已吧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生活常识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