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肚菌种植环境技术,养分:人工种植时可将淀粉、果胶作为菌丝体所需碳源物质。温度:菌丝体生长温度为18-30℃,适温为24-28℃,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6-24℃。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为60%,子实体生长和发育阶段,土壤湿度为65%。酸碱度:基质的PH值以5-6为宜。光照强度:菌丝体生长阶段不用光照,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散射光。关于牛肚菌的问题牛肚菌种植环境技术,下面我们来详细描述一下。
牛肚菌人工可以种植吗?
一、牛肚菌和羊肚菌的区别
1、牛肚菌和羊肚菌的区别
(1)外观特性
牛肚菌菌盖的形状呈半球形,颜色是褐色,牛肚菌有比较肥厚的肉质,因为外形和牛肝的相似性而被叫做牛肚菌。羊肚菌菌盖的形状呈褶皱网,因为外形和蜂巢、羊肚相似而被叫做羊肚菌。
(2)产地分布
牛肚菌的产地主要包含云南和四川等省份,最多的是四川省西昌市,羊肚菌则分布在全世界。
(3)生长环境
牛肚菌的生长地方在主要在没有污染的大森林中,羊肚菌的生长地方则在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中或褐土、棕壤。
2、羊肚菌简介
(1)羊肚菌被发现的时间是1818年,也可以被叫做羊肚菜和羊蘑。羊肚菌产量较高的阶段是山火之后的2-3年内,生活在北美的采摘者采集羊肚菌的,时间要根据山火判断,火灾控制好之后,同1个地区内羊肚菌的生长数量就很会逐年减少。
(2)羊肚菌的发生期与年度的气候条件有关,和发生地区的气温、降雨量和降雨时间的早晚也有着比较密切的关联,羊肚菌发生情况较多的环境是土壤湿润或降雨量大并保湿容易或地下水位较高的。
二、牛肚菌可以人工种植吗
牛肚菌可以人工种植,牛肚菌本身对于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适合生活的地方是气候环境较好的山上,大规模人工种植并不容易实现。人工种植牛肚菌需要不低的土地费用和日常成本。现在的人工费用比较高,收获一茬菌需要准备的人工费有好几万。牛肚菌的品种可以分成黄牛肚菌、乳牛肚菌和美味牛肚菌这3种,属于真菌类中的一种。牛肚菌出产时间在每年的6-10月,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牛肚菌种植环境技术
一、种植环境
1、养分
野生牛肚菌和栎树、松树共生,在人工试验条件下,菌丝体生长所需的碳源物质以淀粉、果胶、葡聚糖为宜。
2、温度
(1)菌丝体生长阶段的温度为18-30℃,生长适温为24-28℃。
(2)子实体的形成温度为16-24℃,昼夜温差较大时对子实体的形成更为有利。
(3)土层温度超过28℃时,不利于子实体的发育;土层温度低于12℃时,子实体难以形成。
3、湿度
(1)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以60%左右为宜;子实体生长和发育阶段,土壤湿度以65%为宜。
(2)降雨集中或时间过长,土壤含水量过大,则不利于菌丝体的生长,时干时湿对菌丝体生长比较有利。
(3)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有较多的降水量和较大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以80-90%为宜,时雨时晴或白天晴朗、晚上下雨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
4、酸碱度
(1)牛肚菌适合生长在偏酸性的基质中,PH值以5-6为宜,在此范围内菌丝体的发育速度较快,子实体生长良好。
(2)当PH值为7时,牛肚菌也能生长,但生长速度较缓慢。
当PH值超过7时,牛肚菌难以出菇。
5、光照强度
(1)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
(2)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的刺激,但在阳光直射处很少见到子实体,一般多发生在荫蔽度为70%的林地中。
二、种植方法
1、准备工作
(1)采用接种室或接种箱、接种帐接种,事先喷洒气雾消毒剂,每立方米面积喷洒5-8克,点燃气体后即可消毒。
(2)拔掉菌种瓶上面的棉塞,再用塑料袋包裹瓶口,然后搬进接种室内,用接种铲伸入菌种瓶,挖出表层老化的菌膜(出现白色扭结团的质基也要挖出)。
(3)用棉球蘸75%酒精,擦净瓶内壁四周,接下来搬进接种室内。
若是扎袋头的菌种,开袋口以同样方法处理,待袋口扭拧后搬进接种箱内接种。
2、接种操作
(1)接种时间
①选择天气晴朗的午夜或清晨进行接种,此时温度低,杂菌处于休眠状态,有利于提高菌袋接种的成品率。
②雨天空气湿度大,接种时容易感染霉菌。
(2)接种物入室
①塑料袋搬入无菌室或接种帐内后,连同菌种、酒精灯、接种工具同时进行二次消毒。
先用气雾剂熏半小时以上,接种前40-60分钟,再用紫外线灯照射半小时,达到无菌条件。
②工作人员穿戴工作服、帽和口罩及拖鞋。
农家接种人员,要求清洗干净头发并晾干,更换于净衣服才能入室,接种前用75%酒精擦洗双手,或戴好乳胶手套。
(3)接种方法
①打开袋口上的扎绳(套环棉塞时可将其拔出),将菌种接入袋内,再重新扎好袋口(或让棉塞复原封口)。
②如果采用瓶栽方法,可揭开瓶口处覆盖的薄膜,待接种后再复原。
接种时要打开袋口,此时培养料会暴露于空气中,若室内消毒不彻底,则残留的杂菌孢子容易乘机而入,接种时间约长、空气湿度越高,感染几率就越大。
③接种器具为金属制品,要求能久用、易灼热,菌种通过酒精灯火焰区时动作要快,防止烫伤菌种。
(4)更新空气
①每接种完一批料袋,需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0-40分钟,然后关闭门窗,重新消毒,继续接种。
②接种人员、室内燃烧的酒精灯会散发热量,而且接种时要打开穴口,使料内水分蒸发,形成高温、高湿,在不通风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杂菌入侵。
(5)清理残留物
①接种期间,菌种瓶的覆盖膜废弃物(特别是工作台、室内场地上的木屑等杂质)要集中放在一起,不可乱扔。
②待每批料袋接种结束后,结合通风换气一次性清除,以保持场地清洁,防止杂菌滋生。
3、出菇管理
做好催菇工作,采用光线调节、温差刺激、干湿交替等方法处理。
三、适时采摘
1、子实体长到7-8成熟时即可采摘,以防菌柄内部、菌管与菌肉之间受到线虫的危害。
2、采摘后,用不锈钢刀将菌柄基部带有泥沙、杂质、虫道的部分削除,野外采集时要分开同属不同种(或不同属)的牛肚菌,确保加工产品的纯度。
3、经过处理后,按子实体的开伞程度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菇蕾、幼菇、半开伞菇、开伞菇。
其中菇蕾、幼菇可用来加工成盐渍菇,半开伞菇、开伞菇经切片后可加工为脱水干品。
以上关于牛肚菌的问答资料牛肚菌种植环境技术的全文内容,希望本文牛肚菌知识能给正在植物种植遇到问题你得到帮助!更多牛肚菌知识尽在达达搜首页。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农业种植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