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

羊的习性 羊的特性和特点

  羊的习性,合群性强:羊的群居行为很强,受到侵扰时会相互依靠在一起。适应性强:羊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食物谱广:天然牧草、灌木、农副产品都可作为羊的饲料。喜干厌湿:羊喜干厌湿,潮湿环境易患寄生虫病和腐蹄病。反刍行为:羊属于反刍动物,具有“倒嚼”行为。嗅觉灵敏:羊的嗅觉比视觉和听觉更灵敏。关于羊的问题羊的习性,下面我们来详细描述一下。

羊的习性

羊的特性和特点

  以波尔山羊的外貌特征为例,头部:头部粗壮、鼻子呈鹰钩状、耳又长又大并宽阔下垂、公羊角基粗大,而母羊角细而直立。颈部:脖子粗壮、长度适中和体长相称、颈部与胸部结合良好。体躯与腹部:前躯发达且丰满、体躯呈圆筒形、背部宽且平直、尾巴平直,尾根粗并向上翘。一、羊的特征和特点

  1、山羊(波尔山羊)的外貌特征

  (1)头部:波尔山羊头部粗壮,眼大,为棕色;额部突出,鼻子呈鹰钩状;耳长、大,宽阔下垂;角的长度为中等,坚硬,公羊角基粗大,并向后、向外弯曲,而母羊角细而直立。

  (2)颈部:波尔山羊的脖颈粗壮,长度适中和体长相称;肩宽肉厚、胸深而宽,颈部和胸部结合良好。

  (3)体躯与腹部:波尔山羊前躯发达,肌肉丰满;体躯呈圆筒形,深而宽阔;肋骨张开和腰部相称,背部宽且平直;腹部紧凑,屁股宽长,臀部、腿部的肌肉丰满;尾巴平直,尾根粗且上翘。

  (4)四肢:波尔山羊四肢端正,短而粗壮;系部关节坚韧,蹄壳坚实,是黑色;前肢的长度适中且匀称。

  (5)皮肤与被毛:波尔山羊全身皮肤松软,在颈部和胸部有明显的皱褶,公羊的皱褶尤其的明显。

  (6)性器官:母羊有一对结构良好的乳房,而公羊有一个下垂的阴囊,并有两个大小均匀、结构良好、较大的睾丸。

  (7)波尔山羊的眼睑和无毛部分有色斑,全身的毛细短又有光泽,有少量绒毛;头、颈、前躯、耳、尾部为棕红色,从额端到唇端有一条白带;体躯、胸部、腹部和前肤的颜色为白色,有棕红色斑。

  2、山羊的特点

  (1)好动性:山羊属活泼型小反刍动物,喜欢登高,善于游走,也爱争斗。

  (2)觅食性:山羊的食性杂、觅食能力强,可采食各种牧草、灌木枝叶、作物秸秆、菜叶、果皮、藤蔓、农副产品等食物。

  (3)合群性:无论放牧还是舍饲,山羊都喜欢一起活动具有合群性。在羊群中,年龄大、后代多、身强体壮的羊就是头羊,会带领其他的羊一起放牧、出入、起卧、过桥以及通过狭窄处,山羊的这个特点给放牧带去了便利。

  (4)多胎性:山羊具有性成熟早、繁殖力强、多胎多产的特点。大部分的山羊每胎可产仔2-3只,平均产羔率在200%以上,比绵羊的产羔率高,为自繁自养、发展肉羊规模养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喜洁性:山羊喜爱干净干燥的环境,讨厌潮湿和脏乱。它们在采食前会先用鼻子闻,如果饲料有异味、腐败或者沾有粪便,它们会拒绝食用,如果水源被污染了,它们也不会喝。 二、养羊三大误区

  1、母羊胖了便不会繁殖

  (1)部分养殖户认为母羊胖了之后就不会再繁殖,但事实是母羊是在不繁殖后才慢慢便胖的。一般来说正常繁殖、泌乳的母羊,即使胖了一些也可以繁殖,而且它们所产下的羔羊体质强壮、生长速度快。

  (2)如果母羊膘情差、营养不良,不仅生出的羔羊体质差,它们自身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营养而难产。即使顺利生下了羔羊,也会出现泌乳不足、羔羊生长速度缓慢、母羊长时间不发情等问题。

  (3)综上所述,母羊体质差所造成的后果,比母羊胖了之后的后果更加严重,因此母羊必须保持中等偏上的膘情,而且母羊即使胖了一些,在妊娠中后期时只要适当的增加一些运动量,就可以降低母羊的难产率。

  2、母羊产后需要大量补充营养

  (1)部分养殖户认为产后的母羊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才能提高泌乳能力,于是便增加精料量。但事实是,母羊产后的前几天并不需要补充过多的营养,一是因为羔羊刚出生,吃奶量少,二是因为母羊初乳比较浓稠,加料会使乳汁变得更加浓稠,让羔羊难以吮吸,而且浓稠的乳汁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

  (2)一般正确的喂法是在母羊产后3-5天,根据产羔数量多少、母羊泌乳能力等实际情况,合理增加精料喂量即可。

  3、母羊产羔量越多越好

  (1)部分新手养殖户认为母羊产羔量越多越好,但却忽略了羔羊的断奶成活率。

  (2)通常一只母羊带2-3只羔羊,如果羔羊数量往上加,奶水便不够吃,会直接影响羔羊的体质和生长发育情况。有时候,一只母羊产4-5只羔羊,但到断奶前能存活2只都有些难。所以不要一味的追求羔羊数量,而是需要关心如何让羔羊健康成长。

羊的习性

  一、合群性强

  1、羊的合群性很强,喜群聚在一起,受到侵扰时会互相依靠和拥挤在一起。

  当羊群出入圈、过桥、过河或通过狭窄处时,只要有头羊先行,其余羊只就会尾随争先跟进。

  在自然群体中,羊群的头羊多由年龄较大、子孙较多的母羊来担任。

  2、一般而言,山羊的合群性比绵羊好;绵羊中的粗毛羊合群性好于细毛羊和肉用羊,肉用羊最差;夏、秋季牧草丰盛时,羊只的合群性比冬、春季牧草较差时好。

  二、适应性强

  羊的适应性很强,具有耐粗饲、耐渴、耐寒、耐热、抗病、度荒等能力。

  放牧条件下,各种羊只要吃饱饮足,一般很少发病。

  三、食物谱广

  羊的食物谱很广,天然牧草、灌木、农副产品都可作为羊的饲料,因此羊对各种生态环境均能适应,分布区域广泛。

  羊对种类单调饲草料最易感到厌腻。

  四、喜干厌湿

  羊性喜干厌湿,最忌湿热湿寒,利居高燥之地,潮湿的环境易使羊发生寄生虫病和腐蹄病,甚至毛质降低,脱毛加重。

  根据羊对湿度的适应性,一般相对湿度高于85%时为高湿环境,低于50%时为低湿环境。

  五、反刍行为

  羊属于反刍动物,采食饲草和饲料时匆匆吞下,大约在1小时后再从胃中通过食管逆呕进入口腔,慢慢嚼碎后再咽,俗称“倒嚼”。

  在安静状态下,反刍时间较为规律,而当听觉受刺激时,反刍的节律会出现紊乱。

   

  六、嗅觉灵敏

  1、羊的嗅觉比视觉和听觉更灵敏,因此具有很强的认羔行为。

  羔羊出生后与母羊接触几分钟,母羊就能通过嗅觉鉴别出自己的羔羊,视觉、听觉仅起辅助作用。

  羔羊吮乳时,母羊总要先嗅一嗅,以确认是不是自己的羔羊。

  2、羊在采食时,可依据植物的气味和外表,细致的区别出各种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进而选择含蛋白质较多、粗纤维较少、无异味的牧草采食。

  羊还可以通过嗅觉分辨饮水是否清洁,它们喜欢饮用清洁的流水、泉水或井水,而对污水、脏水等拒绝饮用。

  七、其他特性

  1、山羊善游走,喜登高,善跳跃,采食范围可达崇山峻岭、悬岩峭壁,而且机警灵敏、活泼好动,能较好地听从人的指挥,易于训练成特殊用途的羊。

  当遇兽害时,山羊能主动大呼求救,并且有一定的抗御能力。

  2、绵羊性情温顺,胆小怯懦,行动较迟缓,缺乏自卫能力,当遇兽害时,四散逃避,不会联合抵抗,易受惊吓而出现“炸群”,怕热,夏季炎热常有“扎窝子”现象。

  以上关于羊的问答资料羊的习性的全文内容,希望本文羊知识能给正在农业养殖遇到问题你得到帮助!更多羊知识尽在达达搜首页。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农业养殖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