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

鹌鹑为什么见水就死 鹌鹑多久不喝水会死

  鹌鹑为什么见水就死?鹌鹑不是见水就死,是鹌鹑怕淋雨,因为淋雨会打湿羽毛,导致鹌鹑无法站稳或飞翔,体温降低,如果没有及时干掉,持续的低温会导致疾病,冬天甚至会冻死。粪便清理鹌鹑笼养时,每天上午将脏的粪便板从每层笼底退出,换上干净粪板。鹌鹑育雏期间的合理光照,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光线不足,会推迟开产时间。关于鹌鹑为什么见水就死的问题达达搜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农业知识:

鹌鹑为什么见水就死

鹌鹑多久不喝水会死

  一、鹌鹑为什么见水就死

  1、死亡原因

  鹌鹑的羽毛被打湿了之后,羽毛的重量会增加,让它无法站稳或者飞翔,导致它很难飞去有阳光的地方清理羽毛,羽毛如果不能及时干掉,鹌鹑的体温就会降低,随后就会发生疾病,在寒冷的冬天甚至会被冻死。

  2、如何正确给鹌鹑喂水

  (1)用一个比较小的容器装水,保证鹌鹑无法跳进去洗澡,也可以使用鸟类专用饮水器喂水。

  (2)可以在水槽中放入适量的石头,让它从石头缝中喝水,降低羽毛被打湿的风险。

  (3)发现鹌鹑的羽毛被打湿了之后需要立即将水弄干,也可把它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它会自己梳理羽毛。

  二、鹌鹑需要喝水吗

  1、鹌鹑需要喝水,但是每次不能提供过多的水,因为过多的水不仅容易弄湿它的羽毛,增加患病的风险,而且水还会溅在食物上使食物发霉,当鹌鹑吃下发霉的食物后,便会影响生长。

  2、如果是刚出壳的鹌鹑,一般在出壳约10个小时后就可以喂食喝水,在开始喝水前可以先喂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促使胎粪能尽快的排出来,在出生后的1-2天建议喂温开水。

  3、在喝水2个小时之后便可以开食,可以饲喂纯玉米粉、麦粉等饲料,在饲喂前先用少量的水把饲料调成糊状后再饲喂,除了喝水以及喂食外,还需要做好保温工作,当鹌鹑出壳后需要把温度保持在35℃左右,3天后再慢慢的降低温度,1周后可将温度下降至32℃左右,2周后可将温度下降至30℃左右,3周后可将温度下降至25℃左右,1个月之后便可在温度约为20-22℃的环境中饲养鹌鹑。 

鹌鹑为什么见水就死

  鹌鹑肉质鲜美,肉质细腻,鹌鹑蛋容易消化吸收,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高于鸡蛋,现在鹌鹑蛋已经是大众消费认可的禽蛋食品,很多地区都有人工养鹌鹑,养鹌鹑要注意水,鹌鹑为什么见水就死?一起来了解下。

  鹌鹑为什么见水就死?

  鹌鹑不是见水就死,是鹌鹑怕淋雨,因为淋雨会打湿羽毛,导致鹌鹑无法站稳或飞翔,体温降低,如果没有及时干掉,持续的低温会导致疾病,冬天甚至会冻死。

  因此发现鹌鹑的羽毛被弄湿了之后,需要立即擦干,而且在喂水时可在水槽中放入适量的石头,让它从石头缝中喝水,避免羽毛被打湿。

  养鹌鹑要注意什么?

  1.粪便清理

  鹌鹑笼养时,每天上午将脏的粪便板从每层笼底退出,换上干净粪板。

  脏粪板清洗消毒,一周龄内的,每天更换干净的垫布。

  每天清扫消毒。

  2.保温

  育雏时温度头2天应保持35℃-38℃,在而后降至34℃-35℃,保持一星期,以后逐步降低到正常水平。

  育雏器内温度和室温相同时,即可脱温。

  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为宜。

  3.光照

  鹌鹑育雏期间的合理光照,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光线不足,会推迟开产时间。

  一般第一周采用24小时光照,8-9天后白天不开灯,利用自然光,晚上开灯。

  4.饲养密度

  鹌鹑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成活率降低,小雏生长缓慢,长势不一;密度过小,加大育雏成本,不利保温。

  因此,应合理安排饲养密度。

  冬季密度可适当增大,夏季则相应减少。

  同时,应结合鹌鹑的大小,结合分群适当调整密度。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农业行情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