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

人民日报为什么没有报道911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达达搜了解到,关于人民日报为什么没有报道911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一些80后、90后可能对美国911事件印象比较深刻,2001年9月11日那天美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恐怖袭击,87个国家的2749人在这场事件中丧命,全世界的媒体都在第一时间紧急报道了这起恐怖的袭击事件,唯独中国媒体动作迟缓,央视没有直播,人民日报也没有报道,属实让很多在美华人感到心寒,对此不少网友不明白人民日报为什么没有报道911?911事件中国没有在当天报道吗?第一个报道911事件的媒体是谁?下面就跟达达搜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人民日报为什么没有报道911

人民日报当时确实没有报道911事件,至于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国内的报纸只有《南方都市报》一家媒体报道了911,。

第一个报道911事件的中国媒体

是凤凰卫视。2001年9月11日 21时10分,《时事直通车》发出了凤凰卫视关于911的第一条消息:“美国纽约世贸大楼被袭起火”;凤凰卫视是香港、大陆乃至世界华语媒体对911事件的最早播报者。 21时30分,《时事直通车》结尾时,吴小莉再次插播最新消息及现场画面。并通报观众,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欧洲台、美洲台将全线并机,对此事进行直播报道。 21时40分,凤凰卫视的四个频道一起对911事件进行了直播。

9.11发生时候,中国主流媒体历史性缺席,只有一家报纸令人印象深刻!

2001年9月11日,随着两座纽约地标的轰然倒下,87个国家的2749人罹难。这一事件改写了21世纪的美国历史,也深远影响世界格局至今。2001年9月12日的各国报纸头版,基本上以遭受袭击的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为题图,记录下恐怖袭击的一刻。美联社仅在9/11当天就向各国媒体传送了600张照片。

2011年9月12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在一篇《911全程高清还原》回忆文章中,作者梁宗龙写道:911发生时候,我正在上小学,回家过后,从电视上看到了飞机撞击大楼的画面,第二天,我们班集体订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几乎只字不提911,大喇喇的“XXX领导人考察”,只有一家报纸令人印象深刻:

2001年9月12日的《南方都市报》头版这是程益中时代的《南方都市报》!这份中国最新锐的都市报1997年1月1日才拿到全国公开发行刊号作为日报上市,程益中当时只有29岁,但南方日报当时的社长想让他主导创办这份试验性的新报纸。管理层希望能找到年轻人参与创刊,而老编辑们对程益中非常推崇,认为他不仅有才华有能力,同时还很招人喜欢。集团早就决定,这份报纸将是小开版的报纸,名为《南方都市报》,程益中的注意力因此放在早前其他省委机关报创办的这类小报上。程益中研究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报纸,接着他写下了一万多字名为《南方都市报基本法》的行动计划,探讨如何才能让《南方都市报》超越其他所有报纸。他甚至亲自设计了新报纸红黄两色的报头。他选择了古老的魏碑字体,这代表了他对这份报纸的理念:这份报纸应该成为一座丰碑,它应该历久弥新,令后人抚今追昔。程益中从办报伊始就不断追求改进这份报纸的品质。《南方都市报》刊登其那些人们真正想要去看的报道。它在头版刊登国际要闻,当黛安娜王妃在巴黎死于一场车祸时,其他报纸只刊登了短讯,而《南方都市报》用四分之一的报纸版面报道了这起事件,令新闻界哗然;当关于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的丑闻被斯塔尔报告揭露后,《南方都市报》用10个版刊登了报告节选;当北约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时,该报用12个版的文字和图片报道轰炸事件。2001年,《南方都市报》在“9.11事件”第二天头版头条大幅报道了这一新闻,成为“9.11事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国内媒体。

程益中后记:在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所著的《幸福了吗》中,他这样回忆CCTV的这一次历史性缺席:

我的家,离电视台五到十分钟的车程,只要定下直播,我会迅速到位。然而,电话却迟迟不响。新闻事件进一步发展,一分钟的错过,便意味着新闻快速地死亡,正步入历史的阵营。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沉默电话的那一边,该是另一通电话的此起彼伏,争取、说服、焦虑、盼望……都是新闻人,都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担心,我相信时间与陈虻,我也相信央视在面对大新闻时最本质的冲动。电话依然不响,我打开电脑,网络上已是众声鼎沸,让人痛心的是:几乎一边倒的网上留言都在幸灾乐祸。当时,还不知到底有多少生命逝去,也不知这些生命中,会有多少华人。可能是美国误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事情才刚刚过去几年,因此,一种愤怒本就无从消解,“9·11”意外地到来,给了很多人一种解恨的感觉。然而,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种情绪,在这种情绪之中,又蕴藏着怎样的一种对生命的漠然。看着这些留言,我在想:如果一会儿直播,我该怎样说,又该怎样去追悼生命?然而,我注定不会有这个机会,“9·11”事件的直播,将注定不会出现在CCTV的屏幕上,也因此,CCTV将长久背上一个自己根本背不起的重负。电话终于响了,这时,各个媒体的直播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电话是时间打过来的,内容同样很简短:“洗洗睡吧,没戏了,不让直播。 ”我听得出时间的无奈与痛苦,我当然也听得出CCTV人此前的争取与请求,但是,一切都必须戛然而止。作 为 一 家 媒 体 , 即 使 是CCTV,也天然地对新闻大事件有一种直觉的渴望,它自己要放弃这个报道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后来成为央视主管新闻的副台长罗明,当时正在美国,事情发生后,他迅速确定事实真伪,然后便火速与家里联系,希望为有可能的报道提供支持。然而,CCTV必须服从命令,而我更只是一个小小的卒子,请战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或许是有人担心,我们直播会显出我们在看美国人的笑话,因此“大气”一些,不直播吧。但恰恰这一个“大气”,小气了许多,也错过了一段真正的历史。当然,论及原因,还有另外多个版本的解释:主管领导不在国内,联系不上,无法自己做主……但不管怎样的版本,结局都是一致的,我们已经错过了直播。

中美国运分水岭:911事件后美国走下坡路,中国抓住机遇逆势崛起

新中国成立之后后,跟随前苏联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一直被美国视为另类,加以制裁和敌对,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下,新中国的发展之路也一直称不上十特别的顺利。

尤其是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美两国更是直接在战场上两次交手,成为了彼此的敌人。可以说,中国70年的风雨发展和美国密切相关。也深受美国的制衡。

但是,转折点还是2001年突如其然的到来了。2001年9月11日,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对美国的袭击并成功。随着一声巨响,纽约的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

这是美国最黑暗的时刻,也是美国立国225年以来最严重的的一次本土袭击事件。这次的事件不仅直接对美国造成了高达2000亿美元的经损失,更影响和改变的世界局势,使中国从层层的困难中突围出来,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此前的中国已经困难重重,在整个90年代举步维艰。

一、艰难的90年代

海湾战争使现代中国第一次睁眼看世界,感受到了重重的危机,尤其是美军以仅仅伤亡148人的微弱损失轻松取得了胜利,萨达姆的百万大军连五十天都没能坚持到就全线溃败。中国猛然发现,现代战争的形势已经彻底改变了模式,以往的传统战法已经在高科技的降维打击下变得不堪一击,任你百万大军还是几百万大军,没有装备和高尖端武器,可能连敌人的面都碰不到就已经损失惨重。

海湾战争之后,被打醒的中国首先开始在国防军工上扎实下功夫,奋力追赶和突破,但是由于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中国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受到了美国全方位的限制和制裁。在很多高端领域,中国是没办法得到国外的技术援助,甚至连看一眼的机会都难得。

一直到了现在,欧洲对中国还有武器禁运的相关条令。

但是,这样的封锁和戒备仍然是直接导致了中国在90年代的举步维艰,无论是民生、经济还是军事都发展十分缓慢加艰难。

以至于1996年台海危机之时,海军最大的门面也只是一艘112号哈尔滨舰的导弹驱逐舰,别说和美军的宙斯盾驱逐舰相比有着巨大的代差,甚至和对面的台湾军舰比起来都不具备优势。为了弥补海军舰炮的不足,甚至还把坦克和自行火炮搬上甲板,以壮声势。寒酸落魄到这个地步,实在是让每个中国人汗颜又心酸。

整个上世纪的90年代,中国都是一片低迷,萧条的状态,治安奇差,犹如现在的东南亚乱象,经济滑水,百万国企工人被迫下岗自谋生路,老百姓工资低的令人发指。如果没有改变和突破的良机或方法,可能就会像失落的南美和东南亚一样,被锁死在世界经济链条的最底层,成为最低端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世界制造工厂,绝无翻身的可能。

但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苦心经营下,中国人也一直在寻找着突破和改变的方法,也终于在2001年迎来了曙光,等到了十年发展的历史机遇。

二、美国战略国策的转变

911事件可以说是一次改变中美两国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中国开始强势崛起的关键时刻。

911事件发生时,时任美国总统是耶鲁大学的D等毕业生小布什,小布什曾经被评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差的总统。但如果以今天眼光来看,他似乎并不是最低点。套用一句去年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小布什政府是有史以来最差的一届,但也可能是未来最好的一届。

此话虽然有些偏颇,但变化确实是从那时候开始的。911事件之后,美国就立即调整了其对外战略。此前的美国一直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从各个方面围追堵截,建立封锁岛链。

在911之前美国的敌对逻辑和顺序是中国第一,其他杂牌小国如叙利亚,伊朗等排在第二序列,而对于恐怖组织和活动,美国最为轻视。美国甚至还亲自培养扶持了许多恐怖组织,比如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还有在巴基斯坦的抵抗组织,都曾受到美国在间接或直接支持。巴基斯坦之所以恐怖泛滥,和美国的背后动作脱不开关系。

基地组织偷袭了世贸大厦之后,美国就调整了战略重心,小布什为了国家国民的安全着以及为了和赢取下一次的总统大选,必须对此事做出重要的表态和措施。

事情发生时,小布什当时并不在华盛顿,随后在当天,“空军一号”为了总统的安全,连续转移了两个军用机场,在飞机上,小布什力排众议最终决定回到华盛顿,并且在白宫发表讲话,以安定民心。正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小布什决定向恐怖组织开战,绝不放过事件的背后策划组。

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也是这个决定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的形势。

于是,在2002年1月的美国国情咨文中小布什把伊朗,伊拉克和朝鲜并称为“邪恶轴心”。请注意“轴心”这个词。上一次的轴心成员里还是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三个一时狂妄无比喜欢侵略的国家,但是求锤得锤,所谓的“轴心”被美国为首的同盟国锤的怀疑人生,也打碎了德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一的梦想。

这三个国家被小布什指责支持并赞助“恐怖主义”,很快,小布什就直接亲自下场去锤这些“邪恶轴心”,于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

这次的战争并没有像当年的海湾战争一样,速战速决,美国陷入了伊拉克的泥潭。在国际政治上,伊拉克战争加速了中东和非洲的分化,作为地区强国,伊拉克在中东具有领导地位,虽然萨达姆专制独裁,但在国际上仍然有许多的拥护者和同情者。美国肆意的以莫须有的罪名悍然摧毁了一个主权国家,那只会人人自危,没有安全感。

事实也的确如此,美国先后又介入了利比亚和叙利亚,在全世界动乱的地方妄图用武力使人屈服。

在欧洲,对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同样产生着分歧,除了英国这个铁杆狗腿,还是有不少国家对战争产生了质疑。这为欧洲的分化埋下了祸根种子。到了现在,欧洲内部撕裂如此,法德等国苦苦维持着欧洲一体化的局面, 但仍然免不了英国的脱离,以及内部老白人民族和中东、非洲的移民后裔等越来越大的隔阂,开始产生冲突,并制造血腥事件。不仅如此,欧美之间也开始从亲密走向怀疑,美国的欧洲老盟友们也把目光逐渐放到了日益强盛的中国身上,开始暗送秋波。

三、中国的机遇和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则是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911事件发生仅仅三个月之后,2001年12月21日,中国就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在当年又是一件对中国命运至关重要的大事。世界第一人口的国家加入了世界经济体系里,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发展十分迅速,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已经逆转了劣势,贸易额不断的飞升,一步步的向世界第二经济体进发。

那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中国的GDP几乎以一年一名的速度飞快的攀升,要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经济每次上升一点点,就是一个了不得的变化。1999年的时候,中国的GDP世界排名只有第十名到了2002年结束,中国的GDP排名已经跃居世界第六,2005年在全世界排第五名,到了2007年,已经令人惊叹的到了世界第三的宝座。最终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以如此巨量的人口,在911后的十年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进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经济奇迹,令人惊叹的同时也开始反思为何中国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实际上,当时的美国人已经有敏锐者感受到了中国的变化,也感受到了中国日益崛起的威胁,但是奈何,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规则和制度下努力的结果。而且中国是一个拥核大国,有自己的主权,不需要投靠任何国家的保护。美国没办法像对付韩国和日本一样通过金融风暴或者《广场协议》掠夺国家资产。

2000到2010年之前的美国政商界也有不少人需要和中国合作,以发展已经停滞的美国经济。他们需要在全球寻找新的市场和经济爆发地。

拿美国的汽车产业来说,美国的汽车在欧美日韩等地的市场已经进入了饱和,但中国却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处女地,由于中国长时间的低工资,老百姓能够买得起车的并不多,尤其在2005年之前,能够拥有一辆小轿车是每个中国家庭十分有脸面的事情,但那时候的工资水平让中国人的汽车梦十分遥远。

那时候并不像现在一样汽车泛滥以至于道路堵塞,甚至是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开上小汽车。

美国的汽车零部件进入中国市场后,大大降低了汽车的价值,汽车成了很多人踮踮脚就能得到的商品,很多人拥有的第一台汽车也是从2005年前后开始的。

911事件之后,中美之间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潜移默化的转变,中国人经过二十年的励精图治,已经开始坐稳了世界第二的宝座,虽然美国屡次出手针对中国,但都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反观美国,却一步步的开始倒退、分裂。

克林顿离任的时候,给美国政府留下了2370亿的财政盈余,这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但是,八年后,小布什留给美国的却是一个高达一万亿的财政赤字。这是一个可怕的变化,再有钱的政府也禁不起这样的糟蹋。

以上是人民日报为什么没有报道911的全文内容,更多的热点资讯请访问达达搜首页。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达达搜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